一、河南安阳文峰塔,原名为“天宁寺塔”,始建于五代后周时期(952年)。安阳文峰塔清乾隆年间,彰德府知府黄邦宁重修,因重修时题额“文峰耸秀”,得名文峰塔(主体实际为清代建筑)。题额“文峰耸秀”该塔每根龙柱下方,都刻有该柱的施主信息,龙柱上安有锁链。塔身上大下小,呈伞状,高38.65米,周长40米,下身辽式,上身藏式(塔顶为一平台,建有一喇嘛塔),为现存中国古塔中的一个特例。龙柱施主名字及锁链文峰塔塔身全貌该塔在战争时期,曾一度被当成碉堡炮楼使用,致使塔身千疮百孔。1954-1960年,该塔经历了3次局部塔身维修;1964年,该塔进行过一次全面性的大型整修。二、安阳古城墙的碉堡射孔河南安阳东南角城墙(魁星阁),下方转角处有两个硕大的射击孔,为安阳城自抗战时期就改造加筑的“国防工事”,其建筑形态在城墙工事中非常有特点。射孔安阳老城墙周长4.5公里,砖土结构,高10米,宽5-15米,且由于安阳(彰德府)为北方优质城墙砖产地之一(北京城墙砖即部分出自安阳),建筑质量颇高。安阳在内战中易手于1949年5月6日,时间甚至晚于江南的南京、杭州等地,为华北平原地区最后一战,其城防设施的坚固性可见一斑。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作者:雪